争论不休!“鸽鹰之争”逐渐白热化 政策拐点或将到来?
北京时间4月6日晚间,美国公布了截至4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8万人,为2022年12月3日当周以来新高。
北京时间4月6日晚间,美国公布了截至4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8万人,为2022年12月3日当周以来新高。预估为20万人,前值为19.8万人,修正为24.6万人。
ADP之后 初请数据再次不及预期
面对超出预期的初请数据,市场颇感意外。数据公布后,美股股指期货小幅走低,纳指期货跌0.43%,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15%,道指期货转跌0.07%,美元指数DXY短线上扬逾10点。
高盛表示,由于季节性调整,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激增并不令人意外。分析师警告说,在未来进行季调后(分析师认为季调是在人为降低初请人数),初请失业金的人数可能会飙升至24万人。
此外,同样于本周发布的美国3月ADP数据也不尽如人意。该数据显示,美国上月新增就业人数远低于预期,且工资增加放缓,有分析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渐趋饱和。
Indeed经济学家尼克·邦克(Nick Bunker)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明显降温,表现在职位空缺在两个月内减少了约130万个。
连受打击 美国经济前景蒙尘
连续两项重要数据都不及预期,叠加近期一系列事件,美国的经济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首先,银行风险事件影响未知。硅谷银行的“闪崩”震惊了市场,而潜藏在这种震惊背后的,更多的还是对整个金融体系冲击程度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虽然此类担忧随着政府层及时介入积极救市而略有好转,但是该类型危机带来的后果往往需要时间才能慢慢显现。
其中一点就表现在银行的资金借贷成本可能会上升。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在本周的股东信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银行业危机仍在持续,其影响将持续数年。他表示,最近发生的事件,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事件完全不同,因当时几乎没有影响到地区银行。他还表示,此次危机在市场上引发了很多不安,而且随着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变得更加保守,显然会导致金融状况收紧,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厄拉姆(Craig Erlam)也表示,对这次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还为时尚早,需要关注信贷成本的长期变化趋势。
此外,经历此次事件之后,不排除美国当局将强化对资金监管机构的监督。已经有消息指出,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听证会质询监管机构存在的漏洞,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在下月1日之前递交调查报告。
其次,疫情好转以来,各国持续而积极的加息政策,也给世界未来的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受利率上升侵蚀,未来五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为约3%,这将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五年期预测,显著低于过去二十年3.8%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IMF对未来全球的前景预测,比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还要暗淡。
IMF表示,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打压需求并减缓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活动,预计今年约90%的发达经济体将出现增长放缓。预计一些新兴市场表现强劲,尤其是在亚洲,印度和中国预计将占全球增长的一半。然而,低收入国家受到出口需求减弱的拖累,其人均收入增长仍低于新兴经济体。在新冠疫情期间本已增加的贫困和饥饿可能还会增加。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
由此可见,IMF对经济前景黯淡的预测,不仅是建立在各国已经加息的事实基础上,也建立在其对各国央行强劲的加息预期上。
自从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9次,累计加息幅度达475个基点。近期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事件发生后,美联储在3月2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为2007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最后,美联储一直仰赖的“短期远期利差”也在本周四骤降至新低。
有媒体表示,美联储认为将18个月后国库券远期利率与当前三个月国库券收益率相比较的“短期远期利差”是经济即将收缩的最可靠债券市场信号,这一利差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负值区域,且本周骤降至新低,周四接近-170个基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去年3月表示,如果这一短期国库券远期息差出现倒挂,可能就意味着美联储需要降息。Refinitiv的数据显示,这条曲线目前的倒挂程度至少是自2007年以来最大。
一方面来看,美联储在去年年初为了压低高通货膨胀,不惜付出几十年一遇的激进加息周期,虽有成效但还未到目标水平,前功尽弃实在可惜;另一方面来看,接踵而至的黑天鹅事件叠加差于预期的就业数据,表明经济已经放缓,若此时再强行加息,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提前到来。
由此,要不要结束加息的话题,又再一次被摆上了台面,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鸽鹰之争愈演愈烈 非农数据或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看好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的观点不在少数。
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策略师希夫(Peter Schiff)认为,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他表示,美国2月贸易逆差上升至705亿美元,高于预期的687亿美元。这将给GDP和美元带来下行压力,给消费价格带来上行压力。
英国对冲基金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执行官史蒂芬(Stephen Jen)表示,随着通胀降温,美联储有可能降息,美元在未来一年半内可能再下跌10%至15%。他还表示,由于美联储已经采取了如此多的紧缩措施,美国和全球的通胀风险严重偏向下行。
荷兰国际银行分析师克里斯(Chris Turner)也在一份报告中称,随着市场压力逐渐缓解,投资者关注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市场上也不缺少鹰派观点,其中不乏包括了一些美联储官员。
日前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为了将通胀率保持在2%的持续下降轨道上,并保持通胀预期不变,她预计货币政策今年将进一步进入限制范围,最终利率将超过5%。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则认为,OPEC+减产可能会使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工作“更加困难”,美联储应该将利率提高到5.5%-5.75%的区间,这高于此前美联储5%-5.25%的预测中值。
素有“鹰王”之称的布拉德还表示,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目前的通胀变得根深蒂固。
裕信银行也称,市场目前不再预期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而是预计其在今年年底前降息约75个基点,2024年再降息125个基点,这一降息预期过高。该银行表示,在美联储考虑降息之前,它需要看到核心通胀率在降至2%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政策利率保持在峰值水平的时间可能会比市场目前预期的更长。
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市场预测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8.6%,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1.4%。
两派角力,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可能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本周五晚间,美国3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即将公布,该数据被认为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至为关键的参照数据。若数据继续不及预期,或许美国经济的重大拐点信号就会出现。
分析师厄拉姆认为,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经济衰退的压力正在显现。风险在于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过度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冲击扩散至更多经济部门。距离下月议息会议还有不到四周的时间,如果经济数据继续降温,有理由相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为结束加息周期做好准备。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答案未必会让所有人满意。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