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赴港上市坐实!顺丰预告202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近7成
7月8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咨询、探讨论证等前期工作。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确定具体时间表,亦未确定具体方案。
7月8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咨询、探讨论证等前期工作。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确定具体时间表,亦未确定具体方案。
早在5月份,就有消息传出顺丰欲二次赴港上市。当时据传,高盛、华泰和摩根大通等众多知名投行都将参与到顺丰香港二次上市事宜。媒体透露,顺丰控股最早将在今年完成上市,筹资约20-30亿美元,而本次顺丰发布公告,则是直接坐实了赴港上市事宜。
消息还没完,同日,顺丰控股又发布了其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亿-4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0%–68%;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4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65%–74%。上半年,公司的每股基本收益为每股0.83-0.87元,去年同期为每股0.51元。
对于预期业绩的大幅增长,顺丰方面表示,该公司在收入端和成本端共同发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收入端方面,该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深耕行业客户满足其多元化需求,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时效高品质服务,速运物流业务实现稳定健康增长;成本端方面,该公司持续推进多网融通,精准资源规划,深化模式变革与创新,不断调优成本结构,共同助力资源效益进一步提升。
此前,7月5日,顺丰方面还放出消息,披露了其股票回购的最新进展。根据披露信息,继2022年3月启动、9月1日完成2022年内首次回购19.9964亿元后,顺丰于2022年9月22日再次启动不超过20亿元回购。截至2023年6月30日,顺丰累计回购公司股份逾194万股,回购总金额为超过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股数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04%,平均成交价为51.67元/股。
菜鸟、极兔 速递也要赴港上市,顺丰唯恐落后?
此次顺丰寻求在港二次上市,有业内人士猜测,或是想为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做好准备。目前,菜鸟,极兔等物流公司,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港交所市场。
今年阿里巴巴宣布进行改革,改革的其中一项就是将菜鸟剥离出来,并寻求在未来12-18个月进行上市。不过相比起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阿里巴巴集团将持有菜鸟67%的股权,其他股东包括物流行业的战略投资者和全球机构投资者。
一直以来,菜鸟并不像一家“纯粹”的快递公司,而是如“菜鸟驿站”这个名称一样,扮演着快递驿站的角色。此次剥离出母公司后,菜鸟也着手推出新的业务。6月28日,菜鸟集团宣布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菜鸟背靠淘宝天猫、盒马等阿里系,拥有天然优势。菜鸟集团副总裁、国内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帅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菜鸟速递”对标顺丰和京东的高品质快递服务,定位TOP 3,但会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菜鸟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一季度菜鸟的收入(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为136.19亿元,同比增长18%。总收入中有72%来自外部客户。
公开资料显示,准备赴港上市的快递企业,除了顺丰、菜鸟,还有极兔速递。而且极兔速递“手脚更快”,该公司于6月份就已向港交所递表,将由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中金公司担任联系保荐人。
极兔速递之前一直在东南亚发展。2020年,极兔速递进军中国快递市场,且发展十分迅猛。现如今在中国的县区地理覆盖率超过98%。2020-2022年该公司在中国的包裹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0.2%。2022年极兔速递在中国占10.9%的市场份额。而同年顺丰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0%,略小于极兔速递。
虽然两者市场份额相近,但目前极兔速递还主要在中低端快递市场“高歌猛进”,与顺丰则专注于高端市场,两者形成一定的互补性。不过极兔速递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却是顺丰难以比拟的。
根据公开资料,极兔速递的业务在2015年始于印度尼西亚,后扩展到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其他国家。在2021年-2022年,按包裹量计,极兔速递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包裹量在2020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47.6%。2022年公司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为22.5%。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在5月12日宣布,将其2020年创立的加盟制快递企业丰网速递卖给了极兔速递,交易价格为11.83亿元人民币。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顺丰将逐步放弃低端快递市场,转而专注高端快递领域。此外,顺丰控股还通过CELESTIAL OCEAN INVESTMENTS LIMITED 持有极兔速递约1.54%的股权。
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快递量的增长背后,是各大快递物流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有的物流企业选择深耕中国,在时效性、服务等方面做到极致,也有物流公司选择将目光转向海外。无论哪一种,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此背景下,或许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寻求上市。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