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纯货币危机理论

纯货币危机理论概述  纯货币危机理论:是指用货币信用因素和心理因素来解释危机,曾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的危机理论。在整个19世纪,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前,除英国的机器大工业已有一定程度发展以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兴未艾时期。作为危机前导的高涨阶段,通常伴有投机和创设新公司的热潮,信用有着过度扩张。

纯货币危机理论概述

  纯货币危机理论:是指用货币信用因素和心理因素来解释危机,曾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的危机理论。

  在整个19世纪,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前,除英国的机器大工业已有一定程度发展以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兴未艾时期。作为危机前导的高涨阶段,通常伴有投机和创设新公司的热潮,信用有着过度扩张。所以危机通常先在商业中、在货币信用领域中发生;至于生产领域的表现则比较轻微。危机和萧条的持续时间,大都持续几个月,一部分持续一两年。另一方面,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的“萨伊法则”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占据优势,因而危机被说成是资本主义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受到外在因素之偶然的干扰的暂时现象。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把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说成是纯货币现象。这种理论不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之唯一充分的原因,在于银行系统周期地扩张和紧缩信用,而且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采取的紧缩性信用政策造成的。它认为只要在繁荣后期银行继续扩张信用就能防止危机的爆发。纯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的霍特里(R.Hawtrey,1879~1971)和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曼。

  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坚持认为,经济周期和危机是纯粹的货币现象。不仅周期性经济波动之唯一的和充分的原因,在于银行体系周期地扩张和紧缩信用,并且之所以会发生危机,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体系被迫不得不采取紧缩信用的政策造成的。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极端地认为,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货币主义者在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几乎一脉相承地接受了霍特里的观点。但应该明确肯定的是,把经济周期性环惟一地归结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是欠妥的。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论点

  纯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流通的主要工具是银行的信用。由于银行体系有通过乘数作用创造信用的功能,因而作为主要流通工具的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当银行体系采取降低利率、放松信贷以及收购有价证券等扩张性的信用政策时,由于商人所运用的资本大部分来自银行信用,所以银行利率的轻微变动,商人最为敏感。利率降低,商人将增加向银行的贷款,以增加其对生产者的订货,于是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市场繁荣和企业家的乐观情绪促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兴旺,由此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造成累积的信用扩张和经济高涨。

  霍特莱认为,由于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能力是有限的。在金本位制度下它受黄金准备的限制;在采取不兑现的纸币条件下,为了稳定汇率和防止国际收支逆差的过度扩大,也不能无限扩张信用。这样,当信用扩张到达一定程度后,银行迟早要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而相反地采取紧缩性的信贷政策,这就导致危机和继之而来的累积的衰退过程。设若信用紧缩现象不发生,商业周期的繁荣阶段将无限延长这种理论是把经济周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现代的货币信用制度,因而认为只要改革货币信用制度,经济周期便能消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