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美国银行业上演“存款争夺战” 巴菲特“赌约”进入白热化
自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破产危机引发美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天空似乎总是蒙着一层阴霾。现在看来,这场风暴可能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自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破产危机引发美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天空似乎总是蒙着一层阴霾。现在看来,这场风暴可能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美国上演存款“大逃亡”收益和安全性最大考量
本周二,美国三家大中型银行率先公布一季度财报。其中,嘉信理财、道富银行和制商银行在第一季度合计遭受了近 600 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外流。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嘉信理财存款规模流失了 410 亿美元,道富银行流失了 118 亿美元,而制商银行则流失了 44 亿美元。
在银行业危机疑云还未过去的今天,这样的表现显然加大了人们对美国金融环境的担忧,尤其是未来还陆续有数十家地区性银行将公布其一季度财报,市场并不能肯定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坏消息传来。
在这三家银行中,道富银行为美国最大的托管银行之一,此前该行高管曾在3月初预测,料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将环比基本持平,但数据显示,该行当季净利息收入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3%。雪上加霜的是,该行在绩后表示,第二季度可能还会有40亿至50亿美元的无息存款流出。
面对排山倒海的存款流出,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客户转移资金以寻求更高回报。
周二,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也披露了其一季报。数据显示,美国银行的一季度存款总额也下降了1%,至1.91万亿美元。对于存款下降的原因,美银就将其归结于“对现有存款利率不满意的客户将现金转移到了货币市场基金”。此外,对于其“温和”的存款规模下降,有分析指出,是因为硅谷银行风暴动摇了美国金融行业并加剧了经济衰退担忧,使“惊慌失措的储户将现金转移到更大的机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美国的大银行们在美国银行业风暴中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冲击,影响了其存款规模;另一方面,这些大银行们也享受着所谓“大而不倒”的红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业冲击对其产生的影响。
除了收益以外,存款的“安全性”似乎也成为了美国储户的重要考量。
以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为例,昨晚,该行在一份公告中宣称,自第一季度末以来,该行储蓄存款增加了20亿美元,同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其存款中的覆盖比例增至73%。受消息提振,阿莱恩斯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涨逾1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行股票今年并不受投资者的青睐,股价较年初已经跌去逾45%。
根据披露数据,该行一季度的盈利和存贷款规模较上季度环比有所下降,但是其贷款规模较上年同比却有所上升。有分析指出,贷款规模的上升和FDIC覆盖比例的增加,意味着阿莱恩斯作为一家中型银行,在逐渐削弱存款人资金外逸的风险,逐步摆脱在敏感时期对存款人资金的依赖。
存款争夺战打响 苹果竟然此时“趁火打劫”?
利用美联储加息红利提高贷款规模,同时扩大FDIC覆盖比例,这或许是美国银行业应对存款逃逸危机的一个新方向。可是,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美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条件正在进一步收紧。
4月10日,根据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频繁借款的小企业主中有9%认为融资比三个月前更困难,创下了2012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9%的受访者预计,未来3个月信贷环境将更为严峻,这追平10年来的最高水平。
NFIB首席经济学家比尔·敦克尔伯格在一份声明中说:"小企业主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持怀疑态度。未来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最紧迫的问题是担心银行危机可能持续。"
4月18日,美国银行在对全球基金经理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投资者们对于股票的配置相对于债券的配置仓位,已降至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信贷紧缩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加剧。
媒体表示,这是因为客户转移资金以寻求更高回报,叠加上月硅谷银行风暴加加速存款外逃。事实上,自去年3月美联储首次开始加息以来,客户已从美国商业银行提取了约8000亿美元存款。
在当前环境下,贷款条件收紧,银行扩贷创收难度加大,若想保住现有资金规模,堵住储蓄外逸风险,一场“存款争夺战”在所难免。
据报道,一些中小银行已经提高了支付给储户的利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那些超过25万美元联邦存款保险上限的客户比例较大的银行,或者客户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的银行。其中,总部位于洛杉矶、拥有大量初创企业客户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最近几周为一款较短期的定期存单提供了高达5.5%的利率,而另一家地区性银行印第安纳州商业银行提供的定期存单的收益率则高达5.4%,如果美联储的基准利率继续上升,这一收益率可能会更高。
根据网上存款公司(Deposits online LLC)创建的指数显示,3月份网上储蓄账户的平均收益率上升至约3.75%,而一年前为0.5%。网上一年期定期存单的平均年收益率接近4.75%,大幅高于2022年的不到1%。
面对“存款争夺战”,大行们也不甘示弱,公开数据显示,美国花旗集团第一季度的有息存款利率为2.72%,高于2022年底的2.1%;摩根大通为1.85%,高于上年同期的1.37%;而富国银行为1.22%,高于上年同期的0.7%。
有意思的是,乱局之中,就连一向以科技产业为主的苹果也来凑热闹。本周一,苹果宣布此前承诺与高盛联手推出的Apple Card储蓄账户终于正式上线。据苹果官网显示,该账户的年收益率高达4.15%。并且苹果公司还表示,目前这一年化收益率为美国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本就不堪重负的中小型银行要再次要面临储户流失的问题。
对此,贝莱德股份有限公司(BlackRock Inc.)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也于上周预测,在这些压力下,现金将继续从传统银行账户中流出。
其实令金融界担忧的,不仅是这位科技巨头在如此敏感的时间进入储蓄市场的事件,而是本次事件发生后,会不会有更多别的行业翘楚,在银行业如此脆弱不堪之际,瞄准这块蛋糕,进而“趁火打劫”。
利空接连突袭,“百万美元”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除了信贷条件收紧,美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
近期,一份由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共同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的银行业危机仍存在广泛爆发的可能。研究表明,在美联储为对抗高企的通货膨胀而激进加息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银行手中的政府债券的价值,导致许多银行的财务状况恶化。
而当研究人员查阅联邦监管机构在2022年披露的的银行资产数据时,他们发现,因为美联储的迅速加息行为,有数百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斯坦福商学院经济学家塞鲁表示,如果小型银行倒闭,大型金融机构不太可能迅速填补这些社区的贷款真空。他还表示,政府应该要求这些银行早日筹集更多资金来支撑资产负债表,以化解潜在风险。
就在此一筹莫展之际,利空再次传来。
4月18日晚间,素有美联储“鹰王”之称的布拉德表示,同意紧缩周期可能接近尾声的观点,但要求进一步提高终端利率至5.50% 到5.75%,以控制通货膨胀率。
美联储此次激进的加息周期已经持续一年。此前,大多数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都认为,5月将进行最后一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到5.00%至5.25%,随后暂停加息周期。一些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担心,若提高终端利率,美联储最终可能会让经济陷入衰退。
巴菲特曾表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美国的银行倒闭,但储户永远不必担心。 他指出,如果有必要,美国政府可能会介入以支持所有美国银行的所有储户,愿意为储户的存款安全押注“百万美金”。
目前看来,这场“百万美金”之争,已经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