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又强势增收 小摩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究竟是谁拯救了谁?
5月22日,据媒体报道,摩根大通正在考虑将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进行整合,包括将后者的部分网点进行豪华装修,未来主要用于服务富裕人士。
5月22日,据媒体报道,摩根大通正在考虑将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进行整合,包括将后者的部分网点进行豪华装修,未来主要用于服务富裕人士。
据悉,这家总部位于曼哈顿的美国最大商业银行希望把第一共和银行在资产管理、客户理财领域的服务经验整合到摩根大通。他们正在考虑,将第一共和银行的部分网点进行豪华装修,以后主要用于向富裕阶层的客户提供投资以及资产管理方面的建议。另外,小摩还打算保留第一共和的理财顾问人才队伍,考虑利用其长期建立下来的客户基础,来扩大自身的业务面,增加营收。
本月初,由于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引起的用户挤兑,第一共和银行成为在本次危机中第三家破产的银行,同时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在此情况下,摩根大通与第一共和银行签订协议,收购其所有存款以及“几乎所有”资产。
当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当第一共和银行陷入倒闭困境时,美国政府请求摩根大通能够出手相助,最终摩根大通付诸行动。戴蒙表示,这次并购对于摩根大通总体上是“略微有帮助”。
目前看来,收购第一共和对摩根大通的作用,可不是“略微有帮助”这么简单。
一方面,被誉为第一共和银行“王牌业务”的财富管理业务,正好是摩根大通的短板。
据悉,虽然小摩贵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持有美国全部储户存款的13%,以及全部信用卡客户消费规模的21%,但是在服务富裕阶层的金融服务方面,该行却落后于竞争对手。
而成立于1985年的第一共和银行,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富豪们提供巨额贷款。其创始人吉姆·赫伯特(Jim Herbert)认为,第一共和银行的优势在于其业务模式的稳固,因为其借方客户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2008年来,第一共和银行在美国的富人区开枝散叶,并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业务完成度屡屡得到客户好评,已经在美国的富人圈打响了名声。
可以说,第一共和留存下来的由商业巨贾和科技业企业家组成的雄厚客户链,才是其无法体现在账面上的隐形财富,而这一点,恰恰能弥补摩根大通鲜有的不足之一。本次小摩欲将第一共和留存下来的部分网点进行改造,又保留其原有的理财顾问队伍,毫无疑问就是想借第一共和的“东风”,将财富管理这块蛋糕再次做大,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本次收购行动将会给摩根大通带来强劲的现金流。
5月22日,据摩根大通在投资者日活动发布的报告透露,在完成第一共和银行的收购交易后,预计其2023年的净利息收入将从此前预估的810亿美元跃升至840亿美元,足足增加了30亿美元。
但是,该行也指出,对第一共和收购交易的整合成本将使其今年的支出增加35亿美元,预计整个流程可能需要约12个月的时间。
对此,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Jeremy Barnum)表示:“我们目前假设,随着继续整合第一共和国特许经营权,今年将产生约一半的整合费用。我们希望在服务模式方面有选择空间,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费用。” 但他补充说,如果支出更高,也会带来额外的收入。
根据摩根大通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财报显示,该行在期间内的净营收达到创纪录的38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此外,摩根大通当季的净利息收入达208亿美元,同比大增49%,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但是,受银行业危机拖累,小摩截至一季度末的存款余额仅为2.37万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逾1800亿美元。按平均存款来统计,该行在今年前三个月的平均存款同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
巴纳姆称,已经注意到最近地区性银行倒闭后,存款外流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情况,预计未来全系统存款还将继续下降。他表示:“鉴于这些压力,重申我们的存款策略非常重要。摩根大通将努力保持与主要银行的联系。”
在银行业危机疑云仍然笼罩的环境下,存款毫无疑问就是各家银行的生命线。虽然摩根大通的存款和净利息收入目前看来相对稳健,但是在高企的整合成本的背景下能获得强劲的净利息收入,毫无疑问会提振该行和市场对本次收购行动的信心。
此外,在投资者日活动中,摩根大通也表达了该行对本次并购交易的乐观态度,并重申了其17%的ROTCE(有形普通股股本回报率)目标。
截至昨夜美股收盘,受近期地区银行股表现不佳拖累,摩根大通收跌0.83%,报138.03美元。
鹰瞻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及操作建议。特别提醒,文章均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