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成东盟区域增长新动能 数字支付成关键引擎
数字支付与金融包容性的提升是驱动市场扩张的关键引擎。
近年来,东盟国家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加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形成了以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国际合作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根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4年东盟数字经济报告》,2024年该地区数字经济商品交易总额预计达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在线旅游等核心领域持续领跑,而健康科技、Web3等新兴赛道亦展现出强劲潜力。
这一增长态势不仅得益于区域内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93%和4.6亿用户基数,更与各国政府系统性推进数字化战略密切相关。例如,印尼通过《2030年数字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白皮书强化5G和云计算基建,计划到2030年将数字经济规模提升至3,660亿美元;越南则以年均20%的增速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东盟增长最快的市场。
在政策层面,东盟国家通过顶层设计与跨国协作双向发力。
2025年拟实施的《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被视为区域一体化的里程碑,旨在消除跨境数字贸易壁垒,目标将数字经济规模从2030年预期的1万亿美元翻倍至2万亿美元。
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轮值主席国,正主导协议谈判,其国内数字经济对GDP贡献率已超20%,并计划通过《马来西亚数字计划》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与半导体产业。新加坡则以“智慧国2025”战略为核心,数字贸易占GDP比重从2017年的13%跃升至2022年的17.3%,全球数字竞争力排名首位,凸显其在数据治理与技术创新上的领先优势。
数字支付与金融包容性的提升是驱动市场扩张的关键引擎。东盟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电子支付市场规模达2,200亿美元,占电商交易量的80%以上,二维码支付的普及率在泰国已占电商交易的55%。
印尼央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计划,拟将9,130万无银行账户人口纳入金融体系;老挝与中国银联合作实现二维码跨境支付互联,进一步便利区域资金流动。与此同时,数字基建的完善为应用场景创新奠定基础: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跨境光缆覆盖中越、中老等方向,泰国5G创新中心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菲律宾互联网普及率接近90%并加速数据中心投资。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成为区域数字生态构建的重要推力。
2025年通过的《中国—东盟数字合作计划》明确在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领域深化协作,例如华为云在泰国的行业解决方案覆盖15个领域,腾讯印尼数据中心支持本地业务扩张。双方贸易规模在2023年达6.41万亿元,数字经济合作项目从基础设施延伸至民生领域,如中老铁路数字化物流、远程医疗及智慧教育等。广西等地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对接《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推动跨境电商与海外仓建设,仅中国—东盟信息港公司便在9个国家落地近20项数字业务。
展望未来,东盟数字经济将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中重塑全球价值链。
到2030年,其数字贸易预计占全球总量的10%,年均增速领先多数经济体。若DEFA顺利实施,区域数字技术标准统一与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将释放更大协同效应,而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应用可能催生新的产业范式。尽管如此,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管控、弥合成员国间发展鸿沟,仍是东盟实现“全球数字标杆”愿景的核心命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若想把握数字支付市场的增长红利,购买数字支付ETF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数字支付ETF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首先,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参与到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通过购买一个ETF,投资者实际上可以分散投资于多个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公司,这有助于降低单一股票投资的风险。其次,数字支付ETF通常具有较低的费用比率,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有低成本选择。此外,ETF也不存在停牌或者退市的风险。ETF可能会跟行业或大盘一起大跌,但自身不会暴雷,所以在极端熊市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交易的正常进行,给了投资者止损出局的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掌握现金流就掌握了抗风险的能力,而ETF低门槛和分散风险的属性,无疑为新手投资者再多上了一层保险。
以下是市面上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支付ETF&指数,不作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