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时长2年半 华为终于完成了支付业务闭环
从2021年3月华为控股“迅联智付”开始,再到2023年10月人行批准“讯联智付”更名为“花瓣支付”,在不长不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华为从入股,到注册商标,再到更名,可以说已经将这项支付业务由内而外、完完全全地收入囊中,完成闭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更新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根据人行官方网站显示,已同意“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讯联智付”原先就是华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更名为“花瓣支付”,代表华为的支付业务,已经从内到外彻底地打上了华为的印记。
花瓣支付的“前世今生”
“花瓣支付”的前身“讯联智付”原先并不属于华为。
根据公开数据,“讯联智付”原本成立于2013年6月,由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注册资本为2亿元,2014年已经获得中国了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业务,但后来主动终止了“数字电视支付”业务。
2018年1月,“讯联智付”发生股东变更,中兴软件彻底退出舞台,“讯联智付”改为上海沃芮欧的全资子公司,成为证通股份的旗下支付机构。证通股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由国内多家证券机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共同发起成立的信息技术综合服务企业,实力雄厚。
2021年3月,华为正式入局“讯联智付”。当月,“讯联智付”再次发生工商变更,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为100%。由于“讯联智付”在2014年已经被人行获准开展支付业务,所以在此时华为实质上已经通过100%控股该公司拿下支付牌照。
2021年5月起,根据“讯联智付”官网,华为支付服务技术与功能开始由“讯联智付”提供和运营。2022年6月,华为成功注册了“花瓣支付”的商标,有效期至2032年6月20日。为何要单独设计“花瓣支付”的图标?由于华为的企业标识就为8个花瓣,华为希望通过花瓣的标识,旗下产品打造成系列品牌,强化用户认知。比如,华为旗下的剪辑软件就叫做“花瓣剪辑”。
从2021年3月华为控股“迅联智付”开始,再到2023年10月人行批准“讯联智付”更名为“花瓣支付”,在不长不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华为从入股,到注册商标,再到更名,可以说已经将这项支付业务由内而外、完完全全地收入囊中,完成闭环。
“花瓣支付”上线:为华为手机生态赋能
目前,在支付业务的市场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双寡头格局。据媒体统计,上述两者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担忧,“花瓣支付”入局支付业务市场,就算背靠华为撑腰,恐怕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对此,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BU总裁马传勇表示,华为进入支付领域,不是要和微信、支付宝竞争,去抢市场份额,也不会打价格的补贴战,而是希望能够把支付的体验做好。他继续称,华为支付本质上不是要跟大家做强烈的对抗,也没这个必要。就目前的情况,行业的伙伴做得已经足够好了。
马传勇是华为支付业务的老江湖,2021年华为刚刚收购“讯联智付”之时,马传勇就开始担任“讯联智付”的总经理,在华为的支付业务上享有绝对的发言权。
在“讯联智付”还未更名之前,马传勇就曾表示,华为支付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并不是竞争关系,它们都是华为的合作伙伴,华为支付目前主要聚焦于用户体验创新和提升上,定位于创新的全场景支付平台。
要合作不要竞争,这在当今的商界并不多见。不过放在华为身上,这个逻辑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今年的9月25日华为举行的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就曾立下军令状,表示要做好全新的鸿蒙生态HarmonyOS NEXT,并“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翻开华为移动应用生态的新篇章”。按照这个战略,华为已经划分好了“花瓣支付”的角色定位——为华为手机生态赋能。
马传勇称,鸿蒙生态面对的是一个多终端、多行业的场景,将来不仅仅是在手机、平板、车,甚至未来在KTV点歌机、广告大屏,这些地方可能都会有鸿蒙的出现,华为支付是鸿蒙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通过把支付的能力和鸿蒙系统深度融合,华为的开发者、合作伙伴可以直接在鸿蒙生态中完成商业闭环,用户能便捷安全的完成支付。所以说华为支付不仅仅是手机支付,更是创新的全场景支付平台,这就是华为支付在行业内的差异化定位。
10月17日上午,对于本次更名事件,华为方面表示,首先,更名的本质是加快构建鸿蒙生态的基础设施,因为华为支付面向全场景多终端;其次,新升级的负一屏未来会全面支持华为支付,也是推进鸿蒙元服务的重要一步。
根据华为2022年年报,华为钱包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分析称,华为最大的竞争力就体现在其自身的产品生态体系,比如华为手机和相关生态产品的广大用户,国人对华为品牌的认可,以及对华为手机上下游供应链的影响力。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