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技术突破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已在近期市场表现中显现。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美国科技巨头市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异军突起,正成为重塑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认知的关键变量。这家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型为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不仅通过技术突破挑战了市场对中美技术代差的固有预期,更带动了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中国科技巨头的价值重估,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其人工智能潜力与估值折价的收敛逻辑。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市场情绪的转变首先体现在风险偏好的结构性调整上。瑞士资管公司Gam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Jian Shi Cortesi指出,此前受地缘政治、监管政策及竞争格局拖累的中国科技板块,其估值长期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预期市盈率不足17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7倍及自身五年均值25倍。

然而,随着DeepSeek模型在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领域的性能比肩国际顶尖水平,叠加中国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应用的商业化进展,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正从风险规避转向成长潜力挖掘”,这一认知转换可能成为估值修复的核心驱动力。 

技术突破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已在近期市场表现中显现。20251月末,DeepSeek开源模型的发布引发美股科技板块剧烈震荡,英伟达单日市值蒸发超3,000亿美元,而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则在一周内上涨9%进入技术性牛市,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亦收高4.33%,阿里巴巴领涨6.22%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期权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恒生科技指数看涨合约成交量于2月初触及10月以来峰值,单日6500份看涨合约成交量约为看跌合约的两倍,显示衍生品交易者对上行空间的押注趋于激进。 

这一轮价值重估的底层逻辑,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科技企业盈利模式的重构潜力。Alphalex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Alex Au分析称,DeepSeek通过降低模型训练与部署成本,显著提升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性,这将加速企业级AI应用渗透率,并为云计算基础设施供应商打开增量空间。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云业务PAI平台已实现DeepSeek模型的一键部署,结合自身通义千问模型的迭代(如Qwen 2.5-Max在多模态任务中的突破),阿里云有望在降低客户AI使用门槛的同时,通过生态协同巩固市场份额。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云服务商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亦迅速接入DeepSeek模型,这一方面凸显其技术通用性,另一方面也间接验证了中国AI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资金流向看,估值差异的收敛已获得实质性支撑。20251月,追踪中概股的KWEB ETF单日资金流入达1.05亿美元,创四个月新高,而腾讯凭借港股通渠道持续吸纳内地资金,其26倍的TTM市盈率虽高于阿里的18.5倍,但相较历史估值中枢仍具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头部企业的现金流优势为其技术投入提供保障:腾讯2024年计划回购金额翻倍至超1000亿港元,阿里同期斥资125亿美元回购股份并派发40亿美元股息,高分红与回购力度既彰显管理层信心,亦为股价提供下行保护。 

展望后市,即将到来的财报季或成为关键催化剂。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管理层对AI研发投入、云服务需求及模型货币化路径的表述,而DeepSeek引发的生态协同效应(如华为昇腾云服务、腾讯HAI平台对其模型的集成)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技术落地速度的预期。若中国科技企业能持续证明其AI能力可转化为可持续的营收增长,当前17倍的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或仅是新估值周期的起点。正如Alex Au所言:当技术突破与资本流动形成共振,价值陷阱便能转化为价值发现。

随着DeepSeek的崛起,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展望 2025 年,人工智能基建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数据中心作为 AI 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为满足 AI 模型训练和推理对海量数据存储与高速计算的需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大投入。数据中心不仅在物理规模上不断扩张,还在技术层面持续革新,通过液冷技术降低能耗,引入高速网络架构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以提升整体计算性能。

GPU AI 计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大幅加速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以英伟达为例,其推出的 A100H100 芯片凭借卓越的计算性能,成为众多 AI 项目的首选。同时,ASIC 等定制化芯片针对特定 AI 算法进行优化,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场景中实现了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博通 CEO 表示,客户正制定三到五年的 AI 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预计大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将持续至 2030 年底。尽管训练需求波动可能对 Retimers 和光模块等细分领域造成一定压力,但 AI 推理阶段 GPUASICDCI 等关键环节的普及,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I 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在人工智能百花齐放的大基建背景下,人工智能ETF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当前,人工智能概念相关公司股价普遍较高,如英伟达、甲骨文、谷歌、微软、Meta 等,普通投资者持有多只股票的资金成本较高。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相关 ETF 具有资金门槛低的优势,一般购买一手(100 份)仅需一百多美元。

ETF 选品丰富,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者无需深入研究个股即可实现风险分散,分享行业发展红利。此外,ETF 不存在停牌或退市风险,即使在熊市也能正常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止损机会。基于其门槛低、交易透明、选品丰富、稳定性高和支持场内交易等优势,ETF 成为普通投资者和新手投资者参与人工智能市场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一些市面上热门的人工智能ETF产品,仅作举例,不作推荐建议: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DeepSeek崛起带动港股巨头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迎来快速发展期

展望 2025 年,人工智能基建作为 AI 技术发展的基石,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继续蓬勃发展。普通投资者通过合理运用 ETF 等金融工具,有望在人工智能的科技变革分一杯羹。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