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下调意味着什么?
从信用卡利率和学生贷款到汽车付款和抵押贷款,利率影响着一切。虽然可能看起来晦涩难懂,但它是维持美国经济运转的基本组成部分。
COVID-19 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震动了金融市场。作为回应,美联储在 3 月采取了重大行动——将利率下调至 0.00-0.25% 的目标,这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联邦基金利率直接影响银行相互借贷的费用,但它具有更广泛的影响。从信用卡利率和学生贷款到汽车付款和抵押贷款,它影响着一切。虽然利率可能看起来晦涩难懂,但它是维持美国经济运转的基本组成部分。
什么是利率?
从银行借钱时,即通常同意支付该服务的费用。该费用以贷款总额的百分比表示,称为“利率”。利息基本上是借钱的成本。
例如,如果一个小企业主申请了 40,000 美元的贷款来开办一家冰淇淋店,他们可能会接受 5% 的年利率,意味着他们将偿还 40,000 美元的贷款以及 2,000 美元的利息(假设他们可以在一年内还清贷款)。根据贷款条款和每月还款额,还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但一般来说,越早还清贷款,支付的利息就越少。
银行为什么要收取利息?
利息是银行赚钱的一种方式。银行可以通过向小企业和想要购买汽车和房屋等的个人提供贷款来帮助经济发展。
除了对信用卡、学生贷款或抵押贷款等贷款收取利息外,银行还通过各种费用赚钱,包括逾期付款罚款、ATM 取款费或账户服务费。一些银行还提供投资服务,并收取处理这些交易的佣金。
美联储如何参与其中?
美国中央银行或美联储以间接方式影响利率,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美联储不是决定信用卡或学生贷款的利率,而是设定“联邦基金利率”,即存款机构(又称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相互收取隔夜借款的利率。银行可能借入这笔钱来满足准备金要求或解决短期需求。
当听到新闻主播和经济学家谈论利率时,他们通常指的是联邦基金利率。无论联邦基金利率发生什么变化,通常都会对更广泛的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美联储使用联邦基金利率达成财政目的,它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并控制金融风险。随着利率上升,贷款变得更加昂贵,人们不太愿意借钱。如果经济面临压力,美联储可能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个人和企业借钱更便宜。
美联储是否改变了 2020 年联邦基金利率?
是的,2020 年 3 月,美联储通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两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3 月 3 日,美联储紧急降息,将目标下调至1.00-1.25%。当天,《纽约时报》称其为“保护经济免受冠状病毒感染的先发制人的举措”。但随着 COVID-19 的蔓延,美联储决定采取更多行动。2020 年 3 月 15 日,美联储再次下调利率目标,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0.00-0.25%。
利率调整是一把双刃剑
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又称利率)时,个别银行可能会修改其优惠利率。最优惠利率是银行必须提供的最优惠利率,通常是为最有信誉的企业客户保留的。通常,各银行的最优惠利率是相同的,并且用于设定某些消费贷款的利率。虽然最优惠利率大致相同,但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往往有所不同。
较低的利率是一把双刃剑。对您来说,获得新贷款或还清信用卡可能会便宜一些。但如果您有储蓄账户,那么这笔钱的利息可能会减少。
利率可以是负值吗?
可以。在世界一些地区,国家已经尝试了负利率。例如,2019 年,欧元区央行欧洲央行对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实行 -0.5% 的利率。此举旨在鼓励欧元区银行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贷款。日本央行此前也曾使用过负利率。
截至发稿,美联储从未推行负利率政策。
美联储还有哪些其他工具可供使用?
除降息之外,美联储当时还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承诺通过购买尽可能多的政府债务来支持经济,包括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又称国库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 月 20 日,美联储还表示将购买公司债券以支撑美国企业。
美联储接下来会做什么?
美联储肩负着维持物价稳定和最大化可持续就业的双重使命,处境艰难。降低利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与此同时,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是,据美联储官员估计,到 2020 年第二季度,失业率可能会达到 20-30%。能确定的是:COVID-19 的时间越长,对美国经济和人民的影响就越大。
目前,我们需要科技、医疗的进步,但在此期间,美联储可能会采取行动支持各种规模的企业。一些经济学家建议,美联储可以与财政部合作,帮助支持小企业,这超出了其正常活动范围。
即使有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带头,也很难预测美联储的行动方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会如何向美国公众分配资金并管理可能的行业救助。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美联储随后可以对此做出反应。
目前,与世界大部分地区一样,美联储正在观望事态如何发展。在我们从全球经济放缓和 COVID-19 的复苏进程中走得更远之前,可能无法知道美联储的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