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Insight

  • 联系我们
  • App
  • 中文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

大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将持续到2030年底。

近期,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其新一代大模型R1,宣称该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与OpenAI的顶尖模型相当,但建设成本及算力需求仅为后者的极小比例。这一技术突破引发全球科技板块剧烈震荡,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下挫,行业市值蒸发近1万亿美元。

然而,Meta Platforms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25日的全员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公司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会因外部竞争而调整,并强调2025年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规模化护城河”并非短期可复制的优势

扎克伯格指出,DeepSeek在算力优化与模型效率上的创新值得肯定,其公开发表的技术细节为Meta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他坦言:竞争对手的进步促使我们保持警觉,但Meta的核心优势在于开源生态与规模化基础设施。”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Meta CFO)进一步补充称,由于公司主要依赖广告业务而非开源模型Llama的直接变现,DeepSeekMeta的冲击相对有限。这一表态与Meta近期强劲的财务表现相呼应:2024财年,Meta营收同比增长22%1645亿美元,净利润飙升59%623.6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广告收入达467.8亿美元,用户活跃度持续攀升。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尽管外部环境动荡,Meta仍坚持其激进的资本开支计划。扎克伯格重申,2024财年追加的600-650亿美元投资将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扩建与AI团队扩张,预计到2025年底,Meta将部署超过130万块GPU(图形处理器),并建成覆盖曼哈顿大部分区域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目标为2吉瓦。他特别强调,尽管DeepSeek验证了低成本AI研发的可能性,但Meta的长期战略依赖于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护城河”——“为数十亿用户提供高智能服务需要巨大的服务器能力,这绝非短期可复制的优势 

在技术路线层面,Meta正加速推进其开源大模型Llama的迭代。扎克伯格透露,下一代Llama 4将整合代理功能与多模态能力,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AI模型,甚至超越封闭体系的ChatGPT。这一野心与Meta首席科学家扬·勒昆(Yann LeCunMeta首席AI科学家)的长期研判不谋而合。勒昆曾公开表示,当前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统治地位或将在3-5年内被颠覆,新一代AI架构需突破物理世界理解与复杂推理能力的局限。Meta显然试图通过开源生态与硬件投入的双重布局,抢占未来技术范式的话语权。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扎克伯格亦对AI的社会影响作出回应。他承认,AI可能导致部分岗位被替代,但同时将催生对“AI工程师等新兴职业的需求,且未来工程的核心在于人机协同效率。这一判断与Meta近期的人力策略形成反差:尽管2024年员工总数增长10%7.4万人,但公司计划裁撤5%低绩效岗位,并重新招聘专注于AI与硬件领域的专才。 

值得关注的是,Meta正同步调整其政策框架以应对监管变局。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将重构多元、公平与包容(DEI)政策,以符合日益严格的反歧视法规,同时2025年将重点重置与全球政府的关系,尤其寻求与美国政府的战略合作。这一背景下,Meta近期以2,500万美元和解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诉讼纠纷,被外界视为缓和政治风险的举措。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纵观全局,MetaAI豪赌既源于技术竞赛的紧迫性,亦受地缘博弈的驱动。扎克伯格多次提及开源标准必须由美国主导,暗示DeepSeek的崛起反而强化了Meta坚守开源赛道的决心。若其规划的“10亿用户级AI助手能在2025年如期落地,Meta或可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然而,高达650亿美元的年度资本开支与持续亏损的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 2024年运营亏损49.7亿美元)亦表明,这场马拉松式的投入仍需资本市场给予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博通:大科技的AI热潮将持续到2030年底

扎克伯格的表态,无疑给资本市场吃下一粒定心丸。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基建仍在持续。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到复杂的推理任务,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例如,OpenAIGPT系列模型参数量不断攀升,训练这些模型所需的算力也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对算力的强烈需求推动了AI基建中数据中心、GPU等硬件设施的持续建设和升级

博通CEO表示,其客户正在制定三到五年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预计大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将持续到2030年底。GPUASICDCI等环节在推理阶段的普及将带来新的机会。同时,尽管训练需求的减少可能对Retimers和光模块等环节产生一定压力,但整体来看,AI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那么,面对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红利,普通人该如何参与?

购买ETF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人工智能概念的股价相对较高,以英伟达为例,买一股英伟达就要花掉140美元;甲骨文、谷歌的股价都在150美元以上;微软的股价在400美元上下;而Meta的股价更是高达近600美元。对于许多人来说,将这几个公司各买一股打包买走,都将花掉不少积蓄。

相比之下,和人工智能相关的ETF就成了不错的选择,因为购买ETF就相当于买入一篮子股票,能达到上述的打包买走的效果,但却没有这么高的买入门槛。

一般来说,ETF的资金门槛介于个股和场外基金之间,买一手(100份额)可能也就一百多元,低的甚至不到一百元,比个股的门槛低很多。

以下是一些市面上热门的人工智能ETF产品,仅作举例,不作推荐建议: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扎克伯格重磅表态:DeepSeek不会冲击AI基建投资,2025将是“AI决定性的一年”

而且,ETF对于个股的选品十分丰富。对于不熟悉个股分析的投资者来说,ETF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投资方式,无需深入研究每家公司。

ETF也不存在停牌或者退市的风险。ETF可能会跟行业或大盘一起大跌,但自身不会暴雷,所以在极端熊市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交易的正常进行,给了投资者止损出局的机会。

门槛低、交易透明、选品丰富、不会暴雷、并且支持场内交易,对于普通投资者或者是新手投资者来说,ETF是参与人工智能市场的最佳选择。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Cristiano
Cristiano
投资的内涵,不是掌握尖端智慧,而是在躬行中牢记常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