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还是事实?福特董事长称电动车领域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
美国老牌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的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Bill Ford)表示,美国还没有准备好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与中国竞争。
当地时间6月18日,美国老牌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的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Bill Ford)表示,美国还没有准备好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与中国竞争。
“他们(中国)发展得非常快,而且是以大规模的方式生产出来的。现在,他们正在出口。” 福特在美国一档节目中说,“他们现在不在这里,但我们认为他们会来的,在某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我们正在做好准备。“
福特公司内极具危机感的不止比尔·福特,福特的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不止一次公开发表过类似观点。
早在去年6月份,法利在在伯恩斯坦联盟(Alliance Bernstein)第38届年度战略决策会议上表示,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被严重低估了,并预计这些制造商未来将会变得更重要。同时他认为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法利认为,很多电动汽车公司正在追逐的市场规模不足以证明它们投入的资本或估值是合理的,但他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不同。他表示,如果看看中国一辆电动汽车2.5万美元的材料,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他说:“除了挪威,他们(中国车企)对出口还没有或者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但是一场洗牌即将到来。我觉得这将有利于很多新的中国企业。”
法利认为,美国车企目前的发展受制于成本,但是未来几年制造成本将大幅下降,届时一辆电动汽车可能卖到约25,000美元(约16.73万元人民币)的水平。而成本下降将在行业内引发一场规模浩大的价格战。
法利去年的这番对美国车企的预言,今年率先在中国车企上验证了。中国国内今年以来的车企“价格混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多家造车新旧势力都被迫进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的局面。随着厮杀渐入尾声,销售数据的每月更新更是尽显市场变化之快和厮杀之残酷。
“我们的成本不具有竞争力,我们正在内部努力,并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降低所有领域的成本,”福特发言人表示。“我们只有打造精简和灵活的组织才能获胜。这些行动对于我们在中国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业务是必要的。”
他还举了个例子,福特的电动汽车野马Mach-E的起购价约为45,000美元,但其中电池的制造成本就达18,000美元。这说明福特电动汽车的降价空间不大。
为了尽量削减电池成本,今年2月,福特宣布计划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造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厂。这笔投资将与中国电池公司宁德时代的合作,并将使用宁德时代的技术。不过这一消息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比尔·福特表示,密歇根电池工厂是福特工程师学习技术并为自己使用的机会。他还称:“这是福特全资拥有的工厂。他们将是我们的员工,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关于技术,仅此而已。”
福特内部危机感的来源之一,就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自2016年以来,福特在中国的的销量就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2022年,福特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十年来首次降至50万辆以下。到2023年5月份,福特在华销量约为14,000辆,市场份额占比仅有约0.8%。这一数据显示出,福特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相当微弱了。目前,福特在中国只有一款电动车型野马Mach-E在售。
虽然在中国有点竞争不动了,但好消息是福特在其“大本营”——美国,表现仍是可圈可点。根据Motor Intelligence的数据,去年福特汽车在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为7.6%,位列第二。虽然电动车市场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坏消息是,比起第一名特斯拉逾六成的市场份额,福特还是相距甚远。
除此之外,福特还面临着另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在陆续“出海”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而日本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95.4万辆,同比增长5.6%。今年一季度,中国在汽车出口量上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根据乘联会的预测,今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同比增长近30%,有望在今年全年赶超日本汽车出口量。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占比整体呈上升态势。根据财通证券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电动车出口市场销量59万台,占汽车总出口量的29.5%;2022年的出口市场销量112万台,占汽车总出口量的36%。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崛起,让福特危机感满满。上个月,正在领导福特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法利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福特在该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福特需要独特的品牌或更低的成本来击败中国汽车制造商。他说: “我认为我们把中国人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通用汽车或丰田汽车。中国人将成为主要竞争对手。”
法利说:“要么你需要拥有非常独特的品牌,我们认为我们做到了,要么你必须在成本上打败他们。但当他们的规模是你的五倍时,你如何在成本上打败他们呢?”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