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封杀中国车辆科技,车价飙升恐重创市场需求!
禁令及影响分析
美国拜登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量,提出禁止安装中国软硬体的车辆在美国路面行驶的新规定。美国商务部最新报告指出,此禁令将导致每年减少美国汽车销售1,680至25,841辆,并对美国汽车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根据该报告,禁令可能影响价值15亿至23亿美元的中国和俄罗斯进口车辆。这些政策旨在保护美国本土的科技与数据安全,但也为车市带来直接的影响,包括车辆售价的显著上升。
中国电动车进口关税上调
与此同时,美国在9月27日生效的一项行政命令中,将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提高至100%,是原来的四倍。Wards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的新车总销量达1,550万辆,其中电动车(包括混合动力车)占比达17%。同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新能源车辆仅超过1万辆,显示实际进口规模有限。然而,这项关税上调的行为更像是一个战略信号,显示美国希望从供应链上对中国施加更长远的压力,而非仅著眼于短期内的市场占有率。
数据安全顾虑与禁令时间表
中国车辆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有限,但华府的禁令主要是基于对国安风险的担忧,特别是中国车辆的联网技术可能会收集美国司机和基础设施的数据。商务部报告中指出,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操纵联网系统或干扰导航服务。基于此考虑,商务部提议从2027年起,禁止安装中国软体的联网车上市,而硬体禁令将于2030年或最早在2029年1月实施。此外,禁令还要求禁止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并扩及俄罗斯生产的软硬体,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扩大至其他国家。
长期影响及战略考量
尽管数据显示,中国车辆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相对较少,每年减少2.5万辆汽车的影响似乎不大,但美国此举著眼的是长期战略目标。特别是在中国已取得全球电动车供应链领先优势的背景下,华府的多项措施意在减缓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扩张势头,保护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不过,对美国消费者来说,这一政策也意味著汽车价格的上涨将难以避免,进一步削弱车市的购买意愿。美国车价上升的代价虽然不可忽视,但对于国家安全的保护及技术主导权的维持,美国显然更愿意选择承受这一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