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遭遇5年来最严重下跌 马斯克:“经营业务极为困难”
全球核心市场同步滑坡,将特斯拉推入增长困境。
3月11日,埃隆·马斯克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在2025年春天陷入如此复杂的漩涡。作为特斯拉CEO、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他在3月10日的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中承认“经营业务极为困难”,但坚称将推进联邦政府“瘦身计划”——这番表态,恰逢特斯拉股价遭遇五年来最惨烈单日暴跌15.43%,市值单日蒸发9459亿元人民币,较历史高点腰斩。这场资本市场的雪崩,既是企业基本面恶化的集中爆发,也是马斯克政治角色与企业经营深度绑定的风险显性化。
销量失速与估值重构:特斯拉的“三重断崖”
全球核心市场同步滑坡,将特斯拉推入增长困境。欧洲市场成为重灾区:2025年1月交付量同比骤降45%,德国2月销量暴跌76.3%,法国、挪威市场分别萎缩63%和38%,市场份额从1.8%压缩至1%。中国市场同样失守,2月批发销量30688辆,同比腰斩49.16%,市场份额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至3.9%,被比亚迪161.4%的增速反衬得愈发黯淡。即便是本土美国市场,前两个月销量也出现2%负增长,Wards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需求疲态已从区域性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这种断崖式下滑直指估值逻辑的动摇。特斯拉当前市盈率高达48倍(截至3月10日),远超苹果(28倍)和微软(32倍),其溢价本建立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与规模扩张预期之上。但现实是,FSD(全自动驾驶)在华面临小鹏、华为等技术追赶,欧洲监管壁垒高筑,而Model 3/Y产品周期老化,低成本车型计划搁置更让市场担忧产品矩阵断层。瑞银分析师Joseph Spak指出,特斯拉订单等待周期已缩短至2-4周,显示需求端支撑薄弱,产能爬坡与政治争议叠加下,Q1交付量预期下调16%至36.7万辆。
政治光谱撕裂品牌:从“科技偶像”到“党派符号”
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深度绑定,正在解构特斯拉苦心经营的品牌叙事。作为DOGE负责人,他主导的联邦裁员(已裁减1万名政府雇员)、关税强硬立场(对墨加电力征收25%关税),与特斯拉早期塑造的环保、进步主义形象形成尖锐对立。这种撕裂在消费端快速发酵:科罗拉多州特斯拉门店遭纵火、欧洲多国爆发抵制运动,潜在买家因担忧车辆成为“政治靶标”而却步。Baird分析师Ben Kallo观察到,即便支持者也开始权衡“车辆被划伤甚至焚毁”的社会风险,这种情绪传染对高端消费品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政治风险更直接冲击资本定价。马斯克每周80小时投入政府改革,引发投资者对其精力分散的担忧;DOGE团队对财政部支付系统的“只读访问权限”,则被联邦机构内部报告评估为“史无前例的威胁”,加剧合规性疑虑。这种治理结构的不透明性,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供应链成本上升预期(加拿大对美电力关税已落地),使得特斯拉成为宏观不确定性的微观载体。
华尔街的“预期管理革命”:从信仰投资到风险计价
机构投资者的态度转变,标志着市场正在重估特斯拉的定价范式。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从490美元砍至380美元,高盛、瑞银同步下调评级,理由从单纯的交付量担忧,扩展至“管理层政治化带来的品牌折价”。这种估值模型的修正具有范式意义:当企业领袖的政治活动开始系统性影响消费者偏好和监管环境,传统的DCF模型必须纳入地缘政治Beta系数。
不过,市场并非全然悲观。方舟投资仍坚持2600美元的远期目标价,其逻辑建立在Robotaxi商业化落地和7600亿美元年收入预期上。这种分歧凸显特斯拉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过渡期:旧动能(硬件销售)衰减过快,新叙事(自动驾驶、能源网络)尚未兑现。马斯克在X平台宣称“长期一切会好”的底气,或许来自DOGE每日4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以及美国政府2万亿美元赤字削减计划可能释放的宏观红利。但资本市场显然缺乏耐心——股价七周连跌创上市纪录,表明投资者需要更明确的复苏信号而非宏大愿景。
效率革命的“回旋镖效应”:结构性矛盾如何破局?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马斯克“效率至上”理念在不同场域的碰撞。在DOGE层面,他试图以科技企业方法论改造政府机构,通过AI审计教育部数据、裁撤450个联邦部门中的冗余机构,这种激进改革虽赢得70%民众支持,却触动深层政府利益集团的反扑。在企业层面,特斯拉上海工厂升级导致的交付空窗期,暴露出“马斯克时间”与资本市场节奏的错配——当创始人同时肩负政治使命,企业战略的连贯性难免受损。
解局的关键或许在于风险隔离。部分分析师建议特斯拉设立独立董事会监督政府事务影响,同时加速FSD在华本地化以对冲地缘风险。而马斯克能否复制SpaceX的“政商平衡术”,在维持DOGE改革动能的同时重建投资者信任,将决定特斯拉能否穿越这场价值重估的风暴。毕竟,当效率革命从企业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创造性与破坏性都将被指数级放大——这对任何个体和机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
·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Hawk Insight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